台式新喜劇《俗女養成記》目前一共兩季,譜出台灣女性極有共鳴的女性成長故事,劇情圍繞著女主角陳嘉玲,穿插童年的故事回憶,透過描述台灣寫實的社會觀察,在劇中刻劃不同年齡層的感受,讓《俗女》收視率穩坐全國第一。

 

我們來到《俗女》拍攝場景,回憶不斷翻轉的劇情,讓我們笑中帶淚,劇情中表現了哪些台灣人文議題的細膩刻劃?讓我們帶你一起看。

台灣家庭屋簷下的關係

 

「我是陳嘉玲,是住在台北但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。」

 

劇情開頭來到陳嘉玲在台北的工作與生活,當年不惜引發家庭革命,也要離開家鄉到台北奮鬥,劇情也交錯陳嘉玲出身於台南純樸的鄉下,三代同堂,在阿公經營中藥行的屋簷下的生活點滴。

 

一、台灣母愛的形狀

 

其中女主角的母親,身為金德興中藥行最能幹的二代媳婦——吳秀琴,作為家中長媳、老公的賢內助,和大多家庭中的母親相似,為家庭犧牲奉獻許多,煞費苦心的母親自然對兒女寄與厚望。尤其媽媽面對陳嘉玲在青春期的轉變顯得不知所措,導致對陳嘉玲的控制慾大增,潛意識地將自己所經歷的性別限制套在陳嘉玲身上,讓母女間的衝突不斷。

 

反映出許多台灣媽媽不懂得表達對孩子的愛,反而以激烈的爭吵、打罵來訴說,有時候越生氣,其實是越掛念孩子的表現。

 

二、婆媳之間的糾葛

 

劇中陳嘉玲的嬤嬤與阿嬤兩人之間的婆媳相處也非常精彩。婆媳在第一季中,就常為了陳嘉玲的教養問題不停爭論,第二季裡的婆媳暗鬥,更因為金德興中藥行的頭家之位意見分歧而起爭執,不少婆婆媽媽對這些讓人又哭又笑的精選場面,不免跟著會心一笑、似曾相識。

 

三、家中成員的出櫃

 

母親面對兒子是同性戀,受到親戚批判時,早知實情的媽媽霸氣護子,說出:「無論如何都是我自己的孩子,我應該要跟他站在一起不是嗎?」展現為母則強的氣勢。家庭中的種種面向,不只是主角嘉玲本身,家庭成員也面臨著不同的人生困境,卻也在一家包容的溫暖中化解難題。

中年的夢想追求

 

《俗女》在劇中演繹出台灣女性在面對中年的焦慮與擔憂,陳嘉玲在 40 歲後的人生下半場,依舊有許多未能化解的的女性難題。原本從未在乎的事情,卻因為人生階段的變化,慢慢變得棘手。

 

「我已經 40 歲了,沒有公司會栽培我,我也沒有辦法轉行了,我能夠做什麼?我年紀大了,我沒有力氣談戀愛了,要花多長的時間去遇到一個人,然後建立一段關係?」

 

面臨年紀漸長的擔憂,陳嘉玲細數過往人生,提到 40 歲的年紀,在工作上沒有優勢、更疲於經營新的感情,即使如此,她依然決定放棄所有,在失去一切的焦慮與慌亂中,譜出一段與家人之間的衝突與陪伴,最後更與童年好友攜手相伴,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。

大齡女子的擔憂

 

當年不惜引發家庭革命也決心要離開家鄉的她,在台北奮鬥了近二十年,到頭來是一場空。其中的經典畫面在前男友的婚禮中,大學時代的好友大多已完婚成家,有人已經在煩惱孩子的教育,有人則透過職場建立有競爭力的資源。但 39 歲的陳嘉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,連工作也沒了,來到心靈與物質都很緊張的狀態。

 

緊繃來自於社會期待,我們設下年齡界限,如同跑不到結婚生子的終點,就會變成失敗者般難受。

 

然而,《俗女》作者江鵝提到:「結果,當然是每一個女孩最終都長成不夠圓滿的女人,沒有一個一樣。一樣的只有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作為女人,總有哪裡不夠成材,對父母、對家庭、對子宮卵巢、對自己,人前或人後,自願或受迫,總有我們抱歉的對象。」

 

這段話,是否會讓你想到身邊壓抑難受的女性呢?要成為「自己」並非容易事,不妨在面對社會的眼光時,每次都比上次學著更「理直氣壯」一點,跟著《俗女》一起「用最大的努力去活得快樂」!

 

《俗女》陪伴著台灣女性在面對人生難題時,即使跌跌撞撞,也要不違感受,平凡但理直氣壯地向前,做一個接受自己的「俗女」。

 

我們也能透過這部台式新喜劇,讓更多人對於化解跟家人的結、重新修復關係能有新的想法,更能理解家庭重要性,疼惜家中不可或缺的每個成員。

台灣的人文況味在《俗女養成記》中一覽無遺,讓許多六年級生的回憶湧上心頭,劇情中展現不少台灣印象與社會的細膩洞察,生在寶島的我們,又會在《俗女》中得到內心中的那些答案呢?想知道就收看《俗女養成記》,給人生一帖補藥,一同跟隨台灣的腳步翻轉人生吧!

 

寶島翻轉 90 度,是 Taiwan image

>>尋找你的台灣印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