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益鏗 小蔣茶舖第三代傳人

 

 

手摘的茶葉,最能保持茶葉的香氣,茶樹的葉子被摘下後, 一個茶季結束又會再冒新芽,可能會有蟲害,也可能因為老天不賞臉而一夕泡湯,但看天吃飯的茶農可不好惹,「天有不測風雲」早已是日常寫照,為了把損失減到最低,茶農總會做好最縝密的準備,等待下個茶季的採收,這是台灣人打拼的樣子。而台灣茶葉擁有百年歷史,從早期茶葉出口貿易,開創第一個經濟奇蹟,到今天進口茶低價侵襲,逐漸轉為內需。即使如此,台灣因為地形優勢,不同樣貌的節氣與製程,培育多種茶葉質地,茶農在各種特色茶下足了功夫,以此扭轉情勢。

1939年至今傳承四代的小蔣茶舖,第三代的葉益鏗如何在台灣茶葉市場的轉變中,從傳統批發轉為品牌行銷,並且交接給第四代的葉晟瑞,還有最重要的是,小蔣茶舖只賣台灣茶。這是對幾座台灣茶園的自信,只有台灣的茶樹能滿足他們,三十年來堅持親自跑山檢查契作茶園,九二一地震過後冒著落石危險上山的膽量,在傳統茶葉批發三十年後,帶著不變的品質,以小蔣茶舖灌溉茶葉市場的新生命。

 

 

茶是百年事業,是可以世世代代傳承的珍品

 

小蔣茶舖的命名,來自蔣經國執政時期,下鄉探訪民情時,都會到葉大哥南投老家的茶行裡喝茶,有次和葉益鏗的爸爸說:「茶是百年事業,是能世世代代傳承的珍品。」可他們不只傳承了茶葉,更背負了態度及四代的團結。 這個四代的傳承,就像葉大哥從甕底放了五年的「黑金」烏龍,讓時光沈澱出穩重的韻味,他跟我們說可以吃看看,我們驚呼茶葉不是用泡的嗎?原來,第一代的爺爺上山買茶會試吃茶葉,因為茶農沒時間泡茶,造就了老手的拿手好戲,直接在嘴裡把品質嚼開,判斷好壞。甕裡隨歲月發酵的茶葉,也帶我們回到第一代的時空,從厚實的烏龍茶味飄出懷舊的智慧。

 

 

翻轉傳統,思考茶葉新定義

傳統批發三十餘年,讓葉益鏗思考:「年輕人除了自家有喝茶的習慣,否則不會走進傳統茶行,傳統形式會慢慢凋零,就需要新的元素來填補老品牌缺乏的東西。」現在品牌行銷越來越多元,讓他們思考茶葉若要永續及國際化,就不能侷限在店鋪,必須把傳統批發轉換成新的品牌識別,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小蔣茶鋪。葉益鏗好早就請人設計好品牌,可見適應潮流不再是年輕人的權利,翻轉了我們對傳統的既定印象,但設計好卻遇到沒有人才經營的窘境,直到2016年,兒子葉晟瑞接下了轉型的戰帖,和爸爸葉益鏗攜手作戰。

 

 

 

三十年的經驗從零開始

葉益鏗三十年的執業經驗,傳給葉晟瑞則是從零開始,兩年前葉晟瑞剛接手品牌時,即使從小耳濡目染,但以新的品牌識別出發也有一定難度,沒有訂單該往哪裡找?自己慢慢摸索網路行銷、到市集擺攤試水溫,嘗試找出最適合小獎茶舖的方式,以用異業結合、和插畫家聯名設計手繪風格的茶包系列,創造出忙碌上般族和年輕人與茶葉的黏性。父子聯手,希望將小蔣茶舖推向國際化,把小台灣大優勢的特色茶推廣出去,讓世界各地都能一嚐「Formosa Tea」。

茶是過濾器,人一喝茶,氣質就不同

綠茶是小蔣茶舖的自信之作,熱水在茶葉和茶具間走走停停,葉益鏗倒了一人一杯給我們:「介紹茶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客人喝,甜度騙不了人。」 這句話的擔保人是他堅守了三十年的品質,把茶葉當孩子照顧的葉益鏗,三不五時跑山看看有沒有除草施肥,蟲來了有沒有發現。甚至在九二一地震過後的兩天,照常上山載茶,還有過和大落石在車屁股一秒之差的驚險時刻。

 

曾經,台灣經歷食安風波,我們最害怕心愛的人吃到不健康的東西,但小蔣茶舖拿出三十年堅持的品質翻轉台灣的疑慮,只要看見小蔣的LOGO,就能安心地撕開包裝。葉益鏗用三十年翻轉了傳統的轉型、農藥和品質的過濾,更不受進口低價的誘惑,只用台灣茶,是愛台灣、看見台灣地形與氣候的寶貴,所以茶葉裡能喝到對台灣的有情有義。葉益鏗體會到:「茶是一種過濾器,人一喝茶,氣質就會不同。」且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「茶」是不可或缺,茶把長長短短的寒暄黏再一起,變成了一種生活的儀式,也帶有讓人安靜下來的魔力,在每一座山爬坡的路程,小蔣茶舖用奔波換來一口回甘,換來浮躁日子裡的停泊。

 

 

 彭靖

 010

 

觀看更多寶島Tshirt